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女性情爱心理:于极致中寻求突破

雪菲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01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去年,有朋友建议我写一写日本女性。我理解朋友的美意:我每年会去日本两到三次,算是有些直观感受;另外,作为同样接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群体,日本女性与中国女性相比,却呈现出诸多独特性,着实令人好奇。最终,我决定从中日女性对情感维度的心理区别写起,期待对正在寻求自我成长的中国女性有些参考和借鉴。


大体上说,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和中国女性很像。从日本古代时期、平安时期、室町和江户时期,以及现代时期,日本女性地位也经历了由高至低,再由低逐渐提高的三个阶段。这其中,随着历史与现代的冲撞,日本已婚妇女正在更多维度尝试的情感解放极具特点。


日本是出轨高发的国家。婚外情在日本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日语中所谓“浮气”和“不伦”,即指偷情、出轨、婚外恋。日本产经生活新闻社调查现实,日本男性有过外遇的比例占受访者的51%。


不仅日本男人擅长出轨,日本女性也一样擅长出轨。在日本, 49%的受访女性承认有过外遇经历。中国女性大部分很难将情与性分离。在我接触的女性婚外情案例中,大部分都会伴随有复杂又痛苦的情感纠葛、内疚。相比之下,日本女性较能够将情与性客观分离,当现代日本女性在家庭中得不到情感满足时,她们会尝试不顾一切地追寻自己的欲望,获得心理平衡。



看来,在日本男女谦逊平和的外表下,都藏着一颗色胆包天的心。


按照中国公认的传统,女人要为男人守贞洁,男人也要为家庭负责,不能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可在日本却完全相反,男的“采野花”是家常便饭,女的“偷汉子”也是拿手好菜。当我们如此这般地评判日本似乎混乱的婚恋观时,不如从更为深刻的人性角度思考一下:或许,正因为日本文化和日本集体人格的独特之处,日本女性得以在情感痛苦与现实忍耐的两级震荡之间,尝试寻求一种更为突破的心理姿态。



1.

日本女性“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深重


日本女性地位的确整体上逐年提升。比如,日本女性婚后全职在家将享受一定的社会补贴;依照日本的家庭传统中,丈夫将上交工资给妻子理财。但是,和中国相比,日本仍然是一个男尊女卑思想较严重的国家。


在日本旅游,依然能感受到大男子主义的盛行。在欧美旅行时,常常会享受到绅士的男人为陌生女性开门、拿行李的照顾;而在日本,电梯门外,随处可见的是笑容可掬的温柔女子为一家老少开门,等待丈夫、孩子缓缓走出。



典型的日本家庭仍然保持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结婚后,很多妻子放弃工作的原因是担心丈夫遭受同事的笑话:连老婆都养活不起还算什么男人?所以,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就要负责貌美如花,还得操持家务、服侍男人。随着日本整体经济压力的增大,在外忍受了一天工作压力的男人们无处发泄,对妻子颐指气使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日本内阁府在2015年做过一项关于收到配偶暴力的调查,从2002年到2014年,每年家暴数量都在增加,2014年,日本全国总共有超过十万件家暴。


对于丈夫出轨的态度,中国女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第一时间选择主动扭转,或者主动抗击。相比之下,日本女性对男性出轨的容忍度非常高。据说,日本自古就有妻子为出去夜游的丈夫梳洗打扮的风俗,妓院可以给他的妻子送账单,妻子会照单付款。此种情况一直到近现代也被视为当然。今天,当日本妻子为其丈夫准备出差的行李时,除了准备内衣裤外,都会放上足够的安全套,有的即使劝诫,也主要关注在请丈夫采取安全措施,不可染上疾病。


我想,并非日本女性面对丈夫出轨时毫不心痛,只是在男尊女卑、经济地位低下和出轨常态化的社会文化中,日本女性对男性情感不得已失去了期待,因为下一任丈夫或许仍然如此。这种习得性无助的态势,让她们不得不将屈辱、悲愤的隐形压力视作普遍的个人遭遇,并选择将其当作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文化永远是双面刃。男尊女卑在束缚女性的同时,也为日本男性造成了桎梏。在中国,大部分男人对妻子的出轨行为几乎零容忍,一旦发现妻子出轨,基本上会导致离婚结局。这也使得中国女人在出轨问题上的严谨。当更多的现代日本女性选择用出轨或释放自我,或报复丈夫时,绝大多数日本男人会假装不知情。究其背后,同样是大男子主义在作祟。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男人比女人更怕离婚。一是因为离婚会让自己非常没有面子;二是因为事业,一般日本企业都非常重视男员工的婚姻状况,因为妻子出轨而离婚会被企业主认为连经营好一个家庭的能力都没有,更不可能经营好事业。


当男尊女卑的文化已经渗透到每个日本人骨子里时,不仅日本女人对男性的依从形成一个主流,让女性对反抗丧失了希望,同时也让婚姻更快速地演变为一场苍白的社会形式。近来收视率较高的日剧《东京白日梦女》、《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和《家族的形式》等已经映射出当今日本年轻人不想结婚的态势。2015年的调研数据,日本50岁以上未婚人士已超过百分之二十。



2.

日本作为性产业大国,不断促成了日本女性的性开放


日本女人一方面在婚姻内忍耐,一方面也在做出各种突破。


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性崇拜”意识。


日本神话中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的皇后,名叫“女阴”。用性器官名称作自己名字的神仙,在世界神话体系中也不算常见。中国的神仙多是“禁欲”的,日本神仙则刚好相反。


“好色”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为美和文化,并由此产生了“色道”。色道的实质乃是“美之道”,即身体美学。吸引了梵高、莫奈等西方大画家竞相模仿的日本的浮世绘大师,其实个个都是春宫画高手。


今天的日本,“情色”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日本的AV(成人电影)业极其发达,拍摄AV的演员像普通影视演员一样,并不会遭受歧视。日本的情色电影不乏备受赞誉的经典,情色漫画也已经成为日本漫画业中一个专业类别。


这也使得日本女性的性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被奉为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写于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同时也是一部唯美的情色作品,书中的男主人公光源氏和无数名门女子上演了大量风流韵事。极有深意的是,这部旷世力作的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女性作家,她在其中竭力描写“男女相悦之事”,把它当成“人间至极快乐”。



中国的儒家学说对日本影响颇大,只是儒家反复强调的女性贞操观似乎对日本社会没什么影响。除了武士家庭的女孩,古代的日本女性在结婚之前,不会刻意保护贞操。在日本,现代女性更流行的婚恋观是,用婚前的尝试享乐奠定婚后的专一稳定;相比之下,更多中国女性呈现的状况是:婚前性行为的普遍保守,婚后性生活的普遍困惑。


日本女人素来以矜持、端庄著称,给人一种节制、含蓄的感觉。实际上,她们在性爱追求方面,非常大胆而现代。《日本“性爱地图”凸显地域性格差》一文中,有对日本女性性爱的调研,数据从对性爱的“热衷”、“一般”、“不太喜爱”三个选项中得出结论,52%的北海道女性选择了“热衷”,而性爱满足度排名最高的是秋田县,72%的“秋田”女性对自己的性生活很满足,高居全国首位。反观中国性生活质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已婚家庭日前呈现出无性婚姻的状态。即使性生活已经造成情感间隙,多数走进咨询室的女性也不愿主动谈起,或仍然坚信性爱不和谐并非影响双方婚姻情感的重要因素。


如今,日本的女性是性爱用品制造商们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我在日本曾特意参观过专为女性服务的性用品商店,店里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从性爱用具到性爱装束,从性爱食品到性爱影碟,应有尽有,专为女性设计。从时髦女孩到成熟少妇,再到中老年妇女,她们进出成人用品专柜也像逛超市一样自然。穿行其间,在为那些花样繁多、设计精美的性产品乍舌的同时,我也从心底为中国女性泛起阵阵心酸——对性需要的关注和诉求,日本女性显然已经提前进入到极度的觉醒和自如。


虽然日本的性开放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诸如更多的婚外恋现象,更多的少女涉足色情业。不过,在这样一个信息已然日渐开放的现代社会,女性的性保守究竟还能带来多少自我尊严和情感的安全度?另外,从女性觉醒的角度来说,女性需要提升对性爱需要的了解,和真实的自我欲望的表达。日本女作家山田咏美曾说,只有透过肉体、性爱,男女双方才能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如果一个女人在男人面前感到害羞,不能敞开心扉舒展肢体,那么,即使她和那男人有爱情的欲望,也无法深入发展下去。



3.

极度的容忍与极度的突破,是日本女性对待情感的鲜明特色


日本人的民族个性里始终存在着一种时刻直面死亡的充满强迫感的禅意——要么是极致的繁花似锦,要么是永恒的寂静无言,在这两极之间,迸发出日本人特殊的敬畏、至简,秩序,同时也混生出各种悲情、极端、矛盾。


他们既崇尚极度浪漫的爱情,也追求极致到顶的性快感。日本人心中,谈恋爱仅仅是谈恋爱,无论是哪一种情侣,均没有传统道德的限制,尽情风花雪月就好,去看最美的樱花,听最柔和的风,要最浓烈的性爱。但是当情与性发生矛盾时,当情爱遭遇现实时,在极度的矛盾中,日本人总希望能有破解。且他们对于破解的思考也依然显得浓烈而又矛盾。


去年,日本电影《昼颜》的大热多少已经代表了以女性视角探讨“婚外情”的诉求。从早期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开始,日本就有大量反映婚外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有一个共性:作者会将无法与现实接轨的情爱刻画到万般唯美的顶点后,笔锋一转,让其轰然破灭,展现出“繁华落尽”的悲哀。在《昼颜》中,作者将决定挑战现实的出轨男女轰然结束在一场天灾车祸中。而《失乐园》中,渡边淳一更是将两个出轨的男女,定格在感情最浓烈,性爱最极致的唯美瞬间,双双主动选择饮毒赴死。这也是很多中国观众对《失乐园》大惑不解之处,不少读者感慨:“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非要双双赴死?”“他们是因为出轨道德内疚才自杀吗?”


“情死”,其实是日本自古就追求的格调,暗合樱花的品性,不等狂风蹂躏,不等陷于污淖,于姹紫嫣红的飘落之态,在唯美又绝望中主动定格。恰恰说明了日本人在面对情爱与现实的诸多矛盾时,也呈现出无可奈何的心态。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探索之后,选择于悲观中主动献祭完美。



从人格的调衡性上来说,日本人和中国人完全不同。无论对于什么事,中国人总相信会有调和、变通。日本人不同,他们习惯了去满足太多世俗社会中要求的规则、秩序、名分,并不得已轻视自我的感觉;但人的本性却使他们更为渴望将压抑的部分重新定义,所以会不停地挑战禁忌,又不遗余力地进行自我补偿。


正因如此,他们对于各种探索和突破是偏执的,也是极致的。


2018年在日本火爆的漫画《1122》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婚外恋爱”。漫画描述了一对30几岁的夫妻,结婚7年没有小孩,感情非常好但性生活不和谐。于是两人选择了在家生活、在外恋爱的“婚外恋爱许可制”。日本电视台去年也曾经采访报道过这样一些“婚外恋爱”的真实夫妻。有很多人不理解这种公然给对方戴绿帽子的行为,但也有很多日本已婚女性在节目中表示,“比起双方偷偷摸摸的外遇,倒不如公认还比较安心。”


很多事情,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更不是对或不对,值或不值的问题。不同的姿态,其实早已渗透在你所处的民族种性和历史文化里。去尝试了解更多,知道有一些人,他们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你可以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是,更加开放的去看,你将学会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学会更立体的思考自己。


作者:孙雪菲 第一季传播师计划学员,高管教练/领导力培训师,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类杂志专栏作者。公众号:雪菲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